这些专业本身就是研究数学理论、方法及其应用的。课程几乎全是高阶数学,如数学分析、高等代数、概率论、数理统计、实变函数、复变函数等。数学不好,学习过程会极其痛苦,并且难以毕业。 这些是探索自然界基本规律的学科。现代物理和化学的研究高度依赖数学模型和理论推导。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、电动力学、热力学与统计物理,都需要极强的数学功底来理解和计算。数学是描述物理世界的语言,如果看不懂这门“语言”,就无法入门。 这些是金融领域中最顶尖、最技术化的方向。它们利用高等数学(如随机过程、偏微分方程)、统计学和计算机编程来为金融产品定价、评估风险和进行量化投资。学习内容和未来工作都充满了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,数学是核心工具,而非辅助。 编程不仅仅是写代码。其底层逻辑是算法和数据结构,这需要强大的离散数学、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基础。尤其是在人工智能、机器学习、计算机图形学、密码学等前沿领域,没有扎实的数学功底,只能停留在“调包侠”的层面,很难理解原理并进行创新。学习过程中的《离散数学》等课程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极高。 现代经济学研究广泛使用数学建模和计量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。中级和高级的宏观、微观经济学充满了数学模型和推导。金融学需要大量的概率统计知识进行资产定价、投资组合管理和风险管理。虽然比金融工程的要求稍低,但依然有很高的数学门槛。 高等数学/微积分:用于分析变化率、面积体积等。 线性代数:用于处理多变量、矩阵运算(尤其在通信和自动化领域)。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:用于处理随机信号、可靠性分析等。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:在信号处理、电路分析中是核心工具。 工程是数学的应用场,这些专业普遍需要学习,如果数学基础不牢,后续的专业课(如信号与系统、自动控制原理、结构力学)会如同听“天书” 基础的会计学对数学要求不高(主要是算术)。但上升到财务管理、公司金融层面,就需要进行现值计算、资本预算、风险评估等,涉及概率和统计。在研究生阶段或更高层次的管理决策分析中,运筹学、数据模型等也会用到数学。 现代心理学研究越来越依赖数据。需要学习心理统计学和实验设计,要使用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(如方差分析、回归分析)。如果对统计完全抵触,会很难完成高质量的实证研究。 与心理学类似,如果走定量研究路线,需要使用统计方法和软件(如Stata, R)来分析大规模调查数据,检验理论假设。定性研究路线对数学要求较低。